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路線談 - 九巴261、276、276A、276B

261 三聖 - 祥華
1990年代初,屯門公路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經常擠塞,因此運輸署建議九巴開辦來往屯門至上水的路線,接載屯門居民前往上水站轉乘九廣鐵路(港鐵東鐵線)往返市區,但九巴以客量不足為由拒絕開辦,只在特別情況下開辦60P線提供臨時鐵路接駁服務。

由於屯門公路擠塞問題依然持續,加上1995年發生塌石事件,導致屯門公路全線封閉多天,使屯門區交通陷入癱瘓,因此運輸署於同年推出專線小巴44線,來往屯門碼頭至上水站,方便屯門居民接駁東鐵往返市區。

由於需求甚高,因此專線小巴44線開辦後,客量一直甚高,小巴公司不斷加密班次,以及開辦支線(44A及44B線),但仍未能應付需求,有見及此,九巴亦有意開辦服務相同的路線,試圖分一杯羹,遂於1999年2月14日開辦261R線,來往屯門市中心至上水,途經安友、置樂花園、新墟、藍地、洪水橋及新田公路,只於假日行走,同年10月10日來回程改經元朗公路(藍地至朗天路段),不經青山公路(藍地至屏山段)。

不過,專線小巴士44線系列之服務質素開始下降,經常出現超速及拒載情況,因此運輸署於261R線開辦後不久,即與九巴相討提升261R線全日服務的可能性,最終於2000年6月4日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並更改編號261,來往三聖至天平,然而由於屯門居民早已習慣乘搭專線小巴往返上水,故此261線除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客量只屬一般,所以於2019年9月30日總站由天平延長至祥華,經聯和墟,擴大於北區的服務範圍,同時填補77K線縮短至上水後,原有聯和墟及祥華一帶往返新界西北區之空缺,客量亦因而有所上升。
276 天慈 - 上水
276線於1993年7月1日開辦,當時來往天瑞至上水,途經天耀、屏山、元朗大馬路及新田公路。1995年3月31日天水圍總站延長至天水圍市中心,2001年4月10日天水圍總站遷往天慈,以配合276A線於同日開辦。

276線取道新田公路往返,走線較同樣往返北區及元朗的76K及77K線快捷,因此吸納大量兩線原有的客源,加上部份天水圍及元朗居民為避開屯門公路擠塞,而乘搭276線前往上水站轉乘九廣鐵路(港鐵東鐵線)往返市區,因此客量相當龐大,但因途經路線狹窄的屏夏路的緣故,故此未能使用大型巴士行走疏導客量,所以九巴開辦走線大致相同的276P線疏導沿線客量。

不過,由於276P線取道朗天路及不停博愛醫院,行車時間較快捷,使276線的客源被分薄,隨著天水圍的發展,九巴先後開辦不停元朗市的276A及276B線直達北區,令276線於天水圍區重要性大減,客量亦進一步被分薄,但因元朗市往返北區需求甚高,因此仍有一定客量。
276A 天恆 - 太平
一直以來,天水圍往返北區之服務都是由276及276P線提供,但隨著天水圍北一帶開始發展,使人口大幅增加,加上兩線還要肩負元朗市的服務,實在難以應付需求,因此九巴於2001年4月10日開辦276A線,來往天恆至太平,途經天恩、天水圍市中心、天瑞、天耀、新田公路及上水。2004年7月4日來回程改經天恆邨以南整段天瑞路直接往返天湖路,不經天水圍市中心及天華路,而原有該帶的服務則由同日開辦的新線276B取代。

276A線直接取道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直達北區,不經元朗市,走線非常直接,猶其假日有大量前往羅湖或落馬洲過境的市民乘搭,即時深圳灣口岸啟用及往返落馬洲站的B1線開辦,但深圳灣口岸遠離深圳熱門區域,而B1線於天水圍覆蓋範圍較少,因此影響只是很微,客量依然有增無減。
276B 天富 - 彩園
過往天水圍區只得276A線直達北區,但因走線迂迴,於區內行車時間頗長,所以有巴士營辦商開辦非法邨巴直達天水圍西北部,由於邨巴車程較快,因而吸引大批居民乘搭,令276A線客量有所下跌,及後為了打擊邨巴,九巴於2004年7月4日開辦276B線,當時來往天恆至太平,途經天富、天水圍市中心、落馬洲及上水,以取代276A線原有天水圍市中心之服務。2005年2月28日天水圍總站遷往天富,並來回程繞經濕地公園路,2006年11月18日北區總站遷往彩園。

276B與276A線同樣直接取道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直達北區,但276B線需中途繞經落馬洲轉車站,方便天水圍北及北區居民轉乘過境巴士(皇巴士)前往皇崗口岸往來內地。不過,大部份天水圍及北區較傾向使用落馬洲站或羅湖口岸過境,較少使用落馬洲口岸過境,故此276B線主要客源為天水圍北往返北區之居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