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昔日巴士路線巡禮 - 九巴80M

80M 穗禾苑 - 九龍塘站
80M線前身為1979年12月31日開辦的70M線,當時來往瀝源至九龍塘站,途經沙田墟及獅子山隧道。1980年6月3日配合沙田繞道封閉,來回程改經瀝源街、禾輋街、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及大埔公路(沙田段),同年9月21日沙田總站遷往禾輋。1981年10月11日沙田總站遷往沙田墟,並來回程改經源禾路、火炭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及大涌橋路。1982年5月7日配合九廣鐵硌(港鐵東鐵綫)電氣化首期通車後路線重組,沙田總站遷往穗禾苑,並來回程改經沙田鄉事會路及大埔公路(沙田段),不經沙角街及大涌橋路。1987年8月9日更改編號為80M,以統一沙田區的巴士路線編號,免與大埔及北區路線混淆。1988年7月10日來回程繞經沙田市中心,不經沙田鄉事會路及大埔公路(沙田段)。1992年8月24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2001年9月22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2006年11月4日九龍塘站總站遷往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

80M線為沙田區早期的主要鐵路接駁路線,由於當時往返九龍市區的路線並不多,因此重要性極高,客量亦相當不俗,然而踏入1990年代,多條對外路線相繼開辦,令到80M線的重要性日漸減低,惟穗禾苑及火炭工業區,以及源禾路沿線不是九廣東鐵覆蓋範圍,故此仍有一定的客量。

由於火炭及源禾路一帶欠缺直達尖沙咀的全日路線,而且火炭區正在興建公屋及居屋屋苑,預期該區人口有所上升,增加對外巴士需求,同時因應青沙公路多年來使用率偏低,運輸署希望拓展途經青沙公路的巴士網絡,透過設立巴士轉車站及提供轉乘優惠,轉乘其他青沙公路巴士線,因此運輸署與九巴於《2014-2015年度沙田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建議停辦80M及280P線,以騰出資源開辦新線280X(穗禾苑至尖沙咀(麼地道)),其後修訂建議,則改為只停辦280P線,而80M線則調整班次,最終建議獲得沙田區議通過,並於2015年1月24日起實施。

自來往穗禾苑至尖沙咀的280X線開辦後,令到80M線客量不斷下跌,因此運輸署與九巴於《2016-2017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80M線縮減至只於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以騰出車隊增強280X線的服務,惟因遭受到穗禾苑一帶區議員反對而改為削減班次。

相隔多年,運輸署與九巴在《2022-2023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再次建議80M線縮減至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同時88X線延長火炭總站至穗禾苑,但有部份當區區議員認為88X線延長後需途經經常擠塞的黃竹洋街,而穗禾苑總站空間有限也限制班次,最終經過兩年的角力,當局決定按原本建議落實重組方案,並於2024年2月18日起實施。不過,80M線縮減服務時間後,客量依然欠佳,故此於《2025-2026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運輸署及九巴建議停辦80M線,最終建議獲得落實,並於2025年8月4日停辦,象徵九龍塘站總站作為接駁沙田區鐵路接駁路線,以及巴士總站功能,已完成歷史任務。

值得一提,香港著名的巴士物品專賣店「80M巴士專門店」就是以80M線命名。另外,九巴最後三輛以「3+2」座位編排的丹尼士巨龍9.9米空調巴士於2014年6月25日晚上21:00,特別行走80M線,在完成服務後,三輛巴士隨即退役,象徵九巴,以至全港專營巴士公司所有以「3+2」座位編排的載客巴士,已經全面退役。此外,自281M線於2024年10月21日停辦後,80M線成為全程收費最便宜的獅子山隧道路線及沙田區對外路線。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城巴皇后山路線巡禮

78C 皇后山 - 啟德
城巴於2021年開辦來往皇后山至啟德的78X線,惟該線於觀塘之服務範圍取道偉業街,車站遠離人流較多的觀塘市中心一帶,因此只限繁忙時間才有較多乘客,故此有北區區議員要求78X線改經觀塘道,惟運輸署以觀塘道交通繁忙為由而有所保留,直至2023年當局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78X線獲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之班次,改經觀塘市中心一段的觀塘道,不經觀塘碼頭,並獲編號為78C,最終建議獲得北區區議會通過,並於2023年8月19日起實施,是城巴新巴專營權合併後首條開辦路線,2024年2月25日啟德總站遷往新落成的啟德公共運輸交匯處。

78C線之行車路線離開大老山隧道後,沿觀塘繞道直達觀塘市中心,與九巴往來北區及九龍東的277A、277E及277X線有所不同,但對於往來啟德,走線較為迂迴,而且並未有取道九龍灣一段的觀塘道,因此整體客量只屬一般。
78X 皇后山 - 啟德
為配合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運輸署於《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四條全新巴士路線服務該區,其中一條為往返皇后山至啟德,取道沙頭角公路、香園圍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商貿區及九龍灣商貿區,只於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單向服務,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四條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往返皇后山至啟德的路線獲編號為78X。

隨著皇后山邨首期及山麗苑於2021年11月落成入伙,78X線於同年11月30日起投入服務,但因皇后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尚未啟用,故此暫以山麗苑為總站,直至同年1月26日總站由山麗苑遷往皇后山總站,並來回程維持繞經山麗苑,因應皇后山邨及山麗苑有更多居民遷入,在需求增加下,78X線於同年7月17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以及來回程繞經觀塘碼頭總站。

78X線提供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居民,與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孔嶺及馬尾下)村民往來九龍東之服務,由於服務範圍深入九龍東商貿區,因此在繁忙時間客量相當不俗,惟其餘時間及假日客量甚低,故此有北區區議員爭取78X線於星期六及假日班次改經觀塘道,然而運輸署以觀塘道交通繁忙為由而有所保留,直至2023年當局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78X線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之班次,改經觀塘市中心一段的觀塘道,不經觀塘碼頭,並獲編號為78C,最終建議獲得北區區議會通過,並於2023年8月19日起實施,而78X線則於同日起改為只於星期一至五提供服務。
79 皇后山 - 大圍站
鑑於皇后山距離港鐵粉嶺站甚遠,該帶居民需長期倚賴九巴78A線往返粉嶺站接駁港鐵東鐵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對於居民非常不便。有見及此,城巴於《2024-2025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開辦一條全新路線,編號為79,往返皇后山至大圍站,取道沙頭角公路、香園圍公路、太和、大埔舊墟、大埔中心、廣福、吐露港公路、源禾路、乙明及秦石,提供每天全日服務,期後建議獲沿線區議會通過,並於2024年8月25日起投入服務。

79線主要方便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居民,與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孔嶺及馬尾下)村民往以「一程車」直達大埔及沙田,由於行車時間比起於粉嶺站轉乘港鐵東鐵綫快捷,因此深受皇后山居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至磚窰一段)村民歡迎。
79P 皇后山 - 西九龍站
城巴於2021年開辦79X線,來往皇后山至長沙灣(甘泉街),雖然該線直達九龍市區心臟地帶,惟未有覆蓋油麻地及尖沙咀一帶,因此有地區人士要求增僻支線服務該等地區。

有見及此,運輸署與城巴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79P線,於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來往皇后山至西九龍,走線由皇后山至旺角一段與79X線相約(加經南昌站至海輝道一段的深旺道),惟來回程改經彌敦道(旺角至佐敦道道一段)、佐敦道及海泓道返回西九龍站,其後建議獲得北區區議會通過,並於2023年8月21日起實施。

不過,由於79P線只途經旺角及油麻地等九龍市區地帶,未有深入尖沙咀一帶,故此有地區人士要求加強皇后山往返尖沙咀的交通訴求,因此運輸署與城巴於《2024-2025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79P線來回程繞經尖沙咀,隨後建議獲得北區區議會通過,並於2024年8月26日起實施。
79X 皇后山 - 長沙灣(甘泉街)
為配合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運輸署於《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四條全新巴士路線服務該區,其中一條為往返皇后山至南昌站,取道沙頭角公路、香園圍公路、青沙公路、大角咀、旺角、深水埗及長沙灣,以深旺道近南昌站為總站,建議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單向服務,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四條巴士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開往南昌站的路線獲編號為79X。

隨著皇后山邨首期及山麗苑於2021年11月落成入伙,79X線於同年11月30日起投入服務,當時來往山麗苑至長沙灣(東京街西)2022年1月26日總站由山麗苑遷往皇后山總站,並來回程維持繞經山麗苑,同時延長服務時間,2023年4月23日長沙灣總站遷往海達。

79X線主要方便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居民,與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孔嶺及馬尾下)村民往來九龍西一帶,由於服務範圍深入九龍市區心臟地帶,故此通勤需求甚高,而假日亦會有居民前往旺角一帶購物或消遣,所以無論平日繁忙時間或假日客量十分不俗,但非繁忙時間客量只屬一般。

為進一步方便皇后山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至馬尾下一段)居民往返九龍西的核心地帶,運輸署城巴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79X線來回程改經彌敦道及長沙灣道,並以長沙灣(甘泉街)為總站,不再途經荔枝角道、興華街及海達邨,其後建議獲得落實,於2023年8月19日起實施。
679 皇后山 - 中環(香港站)
為配合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運輸署於《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四條全新巴士路線,其中兩條為往返皇后山至中環(香港站),取道沙頭角公路及香園圍公路,然後分別取道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青沙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往返港島,前者取道北角、炮台山、天后、銅鑼灣及灣仔,後者取道上環、中環及金鐘一帶,兩線均建議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單向服務,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四條全新皇后山對外巴士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取道大老山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往返港島的路線獲編號為679,於2022年1月26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只提供去程服務,直至同年7月18日才增設一班平日黃昏繁忙時間回程服務。

679線主要提供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居民,與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孔嶺及馬尾下)村民往來港島北岸之服務,雖然679與979線之兩邊總站相同,惟因取道大老山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以及於港島區途經英皇道及軒尼斯道等市區路段,因此客源主要為往來北角、銅鑼灣及灣仔,而前往中環的乘客大多數選乘取道青沙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的979線,所以只限早上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選乘,黃昏班次則客量持續偏低。
979 皇后山 - 中環(香港站)
為配合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運輸署於《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四條全新巴士路線,其中兩條為往返皇后山至中環(香港站),取道沙頭角公路及香園圍公路,然後分別取道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青沙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往返港島,前者取道北角、炮台山、天后、銅鑼灣及灣仔,後者取道上環、中環及金鐘一帶,兩線均建議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單向服務,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四條全新皇后山對外巴士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取道青沙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往返港島的路線獲編號為979,於2022年1月26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只提供去程服務,直至同年7月18日才增設一班平日黃昏繁忙時間回程服務。

979線主要方便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居民,與及沙頭角公路沿線(軍地、孔嶺及馬尾下)村民往來港島北岸商業區,雖然979與679線之兩邊總站相同,惟因取道青沙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比起同樣往返中環的679線快捷,因此大多數乘客傾向選乘979線前往中環一帶,所以早上繁忙時間客量甚高,但黃昏班次則客量持續偏低。

城巴十四鄉路線巡禮

580 西沙GO PARK - 沙田市中心
新鴻基地產之十四鄉項目「西沙 SAI SHA」及運動商業綜合部份「西沙 GO PARK」於2023年起陸續落成,因此運輸署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開辦五條全新路線服務該區,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辦巴士公司,其後該五條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往返沙田市中心的路線獲編號為580,並於2025年3月29日起投入服務,由於住宅部份尚未落成入伙,只有運動商業綜合部份「西沙GO PARK」已經運作,故此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由於西沙「住宅」部份尚未落成入伙,而且服務時間有限,加上西沙路亦有九巴299X線往返沙田市中心,故此客量只屬一般,惟因勝在收費便宜,與及走線取道馬鞍山繞道、大老山公路及沙瀝公路直達沙田市中心,較299X線直接,因此仍有一定乘客支持。

581 西沙GO PARK - 馬鞍山市中心
新鴻基地產之十四鄉項目「西沙 SAI SHA」及運動商業綜合部份「西沙 GO PARK」於2023年起陸續落成,因此運輸署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開辦五條全新路線服務該區,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辦巴士公司,其後該五條路線均由城巴投得,其中往返馬鞍山市中心的路線獲編號為581,並於2024年4月28日起投入服務

因應地區人士對落禾沙區內交通嚴重不足十分不滿,而且香港城市大學於落禾沙興建的學生宿舍(李兆基學生宿舍村)於2024年8月入伙,導致區內人口增長,因此運輸署向沙田區議會提出,建議581線來回程繞經落禾沙一帶(烏溪沙路及耀沙路),最終該項建議獲得落實,並於2024年12月22日起實施。

581線開辦初期,由於西沙「住宅」部份仍在興建當中,而且西沙路亦有九巴99線往返馬鞍山市中心,故此客量甚低,但隨著運動商業綜合部份「西沙GO GO PARK」啟用,吸引部份市民前來遊樂,因此客量稍有上升。

值得一提,581線投入服務後,創下多個紀錄:1.與同日投入服務的582線成為城巴首兩條服務十四鄉的非過海專營巴士路線;2.城巴首條及唯一一條服務馬鞍山區內的非過海專營巴士路線;3.繼已停辦的515線遲1997年投入服務後,相隔近27年再次有全新500系列編號,以及與582線成為九龍及新界區首兩條採用500系列編號的專營巴士路線;4.首次有城巴站牌於西沙路(泥涌以東)出現。
582 白石角 - 西沙GO PARK
新鴻基地產之十四鄉項目「西沙 SAI SHA」及運動商業綜合部份「西沙 GO PARK」於2023年起陸續落成,因此運輸署於《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開辦五條全新路線服務該區,並以招標形式決定營辦巴士公司,其後該五條路線均由城巴投得,但招標結果公佈後,運輸署收到不少地區人士反映希望增設十四鄉往返港鐵大學站/白石角的巴士服務,其後當局於2024年3月向沙田及大埔區議會提出,建議新增兩條全新巴士路線,分別往返十四鄉(西沙)至白石角(經馬鞍山繞道、大學站及香港科學園)及大學站(經利安、錦英苑及雅景臺),分別直接交由城巴及九巴營辦,路線編號分別定為582及287,最終建議獲得落實,於2024年4月28日起投入服務,成為十四鄉大型綜合發展區「西沙」首批投入服務的全新巴士路線,惟由於「西沙」公共運輸交匯尚未啟用,故此採用循環運作,以海映路「西沙GO PARK」對出為循環點,同年6月16日往西沙GO PARK方向增停錦鞍苑,同年12月15日以試行形式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延長服務時間至22:00。

582線與九巴287線同樣來往西沙GO PARK至大學站,惟582線直接取道馬鞍山繞道直達大學站,但因車費較九巴287線為高,因此客量一直偏低。

值得一提,582線投入服務後,創下多個紀錄:1.與同日投入服務的581線,成為城巴首兩條服務十四鄉的非過海專營巴士路線;2.城巴首條及唯一一條服務白石角、香港科學園及大學站的非過海專營巴士路線;3.繼已停辦515線於1997年投入服務後,相隔近27年再次有全新500系列編號,以及與581線成為九龍及新界區首兩條採用500系列編號的專營巴士路線;4.繼九巴289R及299X線後,西貢北(十四鄉)第三條特快路線,也是城巴首條來回程均取道馬鞍山繞道往返的巴士路線;5.首次有城巴站牌於西沙路(泥涌以東)、白石角、香港科學園及大學站一帶出現。

過境路線巡禮

九巴B1 天慈 - 落馬洲站
B1線於2007年8月15日開辦,當時來往元朗站至落馬洲站,途經元朗大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以配合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啟用。2008年6月22日因應277線停辦,B1線延長總站至天水圍站,同時調換元朗大馬路行車方向及巴士站位置。2014年11月22日為配合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施,天水圍總站遷往天慈,並調換天水圍行車方向。

B1線開辦初期,因走線迂迴,而且收費昂昂,以及班次疏落,加上受到服務範圍相約的專綫小巴75線競爭,以致客量一直偏低,直至延長總站至天水圍後,除了擴大服務範圍外,亦理順了元朗大馬路之走線,因此客量不斷提升,無論任何時候,每班車都滿載乘客,猶其是假日或長假期的日子,乘車人流更大幅倍增,即時增加班次,也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故此有地區聲音要求分拆路線,但運輸署以分拆路線後,會影響班次為由而拒絕。

B1線雖然服務範圍深入天水圍一帶,但未有覆蓋天水圍市中心及天水圍北,因此有該區居民及區議員要求九巴開辦往天水圍北至落馬洲站的路線,經過地區人士與運輸署角力,九巴於2018年8月向當局提出,建議B1線增設假日特別班次,於早上至傍晚來往天恩至落馬洲站,途經天水圍北及天水圍市中心駛往天慈總站,然後再依常規班次走線往來落馬洲站﹐該建議最終獲得落實,並於同年12月30日起實施。
嶼巴B2 元朗站 - 深圳灣口岸
B2線於2007年7月1日開辦,來往元朗站至深圳灣口岸,途經元朗大馬路、天慈、天耀及洪水橋,以配合深圳灣口岸啟用。

由於深圳灣口岸遠離深圳福田、羅湖等人流較多的地區,因此B2線於平日的客量並不高,惟於星期六及假日為港人北上高峰期,客量因而大幅急增,大多數由元朗開出的巴士未到天水圍已全車滿座,因此為了疏導天水圍區乘車人流,B2線於2007年7月26日起逢星期六及假日不經天水圍,該帶服務由同日開辦的新線B2P線替代。2009年1月10日逢星期六及假日來回程加經洪水橋及藍地,已配合B2P線於同日起不再服務該處,同年7月13日因應B2P線於同日起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所有班次均改經青山公路(元朗至藍地段),不經天水圍。

值得一提,B2線為嶼巴首條服務大嶼山以外的專營路線,同時於開辦初期,往深圳灣方向,沿途只准上車,不准下車;而往元朗方向,沿途只准下車,不准上車,是自輕鐵專區於1993年6月1日放寬後,再有新界西北路線實施這個安排,直至2014年8月24日起,往元朗方向於藍地以後巴士站均可上落,並增設分段收費。

嶼巴B2P 天慈 - 深圳灣口岸
鑑於B2線於星期六及假日的客量相當高企,每班巴士離開元朗市後,都已滿載乘客,令到天水圍居民無法登車,與此同時,天瑞、洪水橋及藍地一帶一直未有直達深圳灣口岸的路線,因此在多名區議會、地區人士及沿線居民極力爭取下,運輸署批准嶼巴開辦B2P線,當時來往天水圍市中心至深圳灣口岸,途經天瑞、洪水橋及藍地,只於星期六及假日提供服務。2009年1月10日天水圍總站遷往天慈,並改為只往深圳灣口岸方向繞經天水圍市中心,並來回程直接取道元朗公路前往港深西部公路,不經洪水橋及藍地,該帶服務由同日起改經該處的B2線替代,同年7月13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全面取代B2線於天水圍區之服務。

由於深圳灣口岸遠離深圳福田及羅湖等人流較多的地區,所以平日客量只屬一般,但於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為港人北上高峰期,因此於該日子的客量會倍增。

值得一提,B2P線為嶼巴首條全日服務的P線,同時於開辦初期,往深圳灣方向,沿途只准上車,不准下車;而往天水圍方向,沿途只准下車,不准上車,是自輕鐵專區於1993年6月1日放寬後,再有新界西北路線實施這個安排,直至2014年10月11日起,往天水圍方向於天水圍區內均可上落,並增設分段收費。

嶼巴B2X 天耀 - 深圳灣口岸
早於2007年深圳灣口岸啟用時,嶼巴部份車隊的電子路線牌資料庫中已存有B2X線的資料,惟一直未被正式批准營辦,只曾於2007年7月8日提供一天服務,直至2003年才獲運輸署批准開辦,並於同年12月21日正式投入服務,路線編號為B2X,來往天耀至深圳灣口岸,途經天水圍站,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B2X線提供天耀邨居民,以及天水圍站鐵路轉乘客於星期六或假日往來深圳灣口岸,由於行車路線與B2P線大致相同,因此亦同時疏導該線於假日乘車人流。2020年2月8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暫停服務,直至現今仍未恢復服務。

值得一提,B2X線開辦初期,往深圳灣方向,沿途只准上車,不准下車;而往天水圍方向,沿途只准下車,不准上車,是自輕鐵專區於1993年6月1日放寬後,再有新界西北路線實施這個安排,直至2014年10月11日起,往天水圍方向於天水圍區內均可上落,並增設分段收費。
城巴B3 屯門碼頭 - 深圳灣口岸
B3線於2007年7月1日開辦,來往屯門碼頭至深圳灣口岸,途經新屯門中心、置樂花園、屯門市中心、山景、大興及兆康苑,以配合深圳灣口岸啟用。

由於B3線於屯門區服務範圍甚廣,以致行車時間頗長,與及走線迂迴,因此客量一直欠佳,在多名屯門區議會爭取下,運輸署批准城巴開辦B3A線,並於2008年8月16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山景至深圳灣口岸,而B3線則於同日起駛經屯門市中心後,直接經杯渡路駛入屯門公路,不經山景、大興及兆康苑,故此節省行車時間,客量亦因而大幅提升。

城巴B3A 山景 - 深圳灣口岸
鑑於B3線於屯門區內走線迂迴,而且行車時間頗長,加上服務範圍未有深入良田及寶田一帶,因此在多名屯門區議會爭取下,運輸署批准城巴開辦B3X線,來往山景至深圳灣口岸,途經大興、良田、寶田、建生、兆康苑及富泰,並於2008年8月16日起投入服務,同日B3線則不再途經山景、大興及兆康苑。

B3A線提供屯門西北區居民往來深圳灣口岸,客量自開辦以來,一直不斷上升,猶其星期六及假日為港人北上高峰期,客量更大幅倍增。

因為屯門第54區的發展,人口亦因而有所上升,導致該區人口不斷上升,從而增加該區交通需求,同時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正式解除,中港恢復全面通關,通勤過境不斷增加,故此城巴於《2024-2025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B3A線來回程改經興貴街、欣寶路及紫田路,為屯門54區居民提供直達深圳灣口岸的巴士服務,其後建議獲得屯門區議會通過,並於2024年7月28日起實施。
城巴B3M 深圳灣口岸 - 屯門站(循環線)
由於B3X線客量龐大,而屯門市中心總站已無法容納大量乘客,加上該線於總站開出時經已滿載乘客甚至頂閘,以致新墟居民久候多時仍未能登車,因此城巴於2013年7月21日開辦B3M線,循環來往深圳灣口岸至屯門市中心,途經新墟及屯門市中心。

B3M線的開辦,除了提供屯門站一帶居民往來深圳灣口岸,亦同時疏導B3X線於屯門市中心及新墟的乘車人流。2020年2月8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暫停服務,但隨著疫情漸退,中港亦恢復通關,惟B3M線仍未恢復服務,直至2024年12月28日配合深圳地鐵13號線通車,才恢復行駛,惟只提供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城巴B3X 屯門市中心 - 深圳灣口岸
B3X線於2007年7月1日開辦,來往屯門市中心至深圳灣口岸,開辦初期中途不設車站。2008年8月16日往深圳灣口岸方向增設屯門公路「新墟街市」及「紅橋」站,而往屯門市中心方向增設屯門公路「紅橋」及屯興路「屯門官立中學」站。

B3X與B3線一樣提供屯門市中心及新墟往來深圳灣口岸,由於B3X線由屯門市中心開出,然後直接取道屯門公路,而B3線當時需繞經屯門西北部一帶,因此行車時間較為快捷,所以開辦以來,客量一直高企,即使B3線於2008年8月16日起不再繞經屯門西北部一帶,改為駛離屯門市中心後,直接駛入屯門公路,惟屯門市中心的乘車人流甚高,故此B3X線並未受到影響,客量依然甚高,其後城巴更需開辦B3M線疏導乘客。
嶼巴B4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機場(客運大樓)(循環線)
B4線於2018年10月24日開辦,循環來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機場(客運大樓),途經航天城,以配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啟用。

B4線主要方便由澳門或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過境的旅客或市民往返機場(客運大樓)及航天城,惟由於各區已有13條「A」線機場巴士路線繞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其他路線也有提供八達通轉乘優惠,因此B4線自開辦以來,客量長期偏低,經常出現「吉車遊街」之情況。

值得一提,B4及B6線為香港首兩條提供24小時服務的專營路線,而且深宵時段並無收取較高票價。
城巴B5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欣澳站
B5線於2018年10月24日因應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啟用而開辦,來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欣澳站,途經北大嶼山快速公路,部份班次繞經迪士尼樂園。2023年4月29日所有早上由欣澳站開出,以及晚上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開出的班次不再繞經迪士尼樂園。

B5線主要方便由澳門或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過境的旅客或市民往來欣澳站轉乘港鐵東涌綫,以及迪士尼樂園遊玩,因此開辦以來,客量一直維持高水平,猶其是星期六或假日,來往迪士尼樂園之客源會大幅倍增,城巴更需增加班次疏導乘客。

自港珠澳大橋香港啟用後,同樣提供接駁港鐵東涌綫的嶼巴B6線客量龐大,在假日的乘車人流更超出負荷,因此當局建議市民或遊客改乘B5線前往欣澳站接駁港鐵,該建議獲不少旅行團響應,使B5線得以分流部份客源。
B6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滿東邨
B6線於2018年10月24日開辦,來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滿東邨,途經東涌市中心,以配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啟用。

B6線主要方便東涌居民及港鐵東涌綫轉乘客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由於該口岸鄰近東涌市中心,而且東涌「東薈城名店倉」可供旅遊購物,同是該處亦是轉乘往返嶼南區巴士線集中地,因此B6線甫開辦,已有大量乘客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東涌等候,猶其假日有不少內地及澳門的「一日旅行團」均會安排團友乘搭B6線來往東涌及口岸,令東涌站經常出現大排長龍之情況。

值得一提,B6與B4線為香港首兩條24小時服務的專營路線,而且深宵時段並無收取較高票價。
城巴B7 上水(寶運路) - 香園圍口岸
B7線於2023年2月6日開辦,來往上水(寶運路)至香園圍口岸,途經天平、粉嶺站及香園圍公路,以配合香園圍口岸啟用。

過往北區居民大多數乘搭港鐵東鐵綫經羅湖口岸或落馬洲站(福田口岸)往來內地,惟由粉嶺站或上水站乘搭東鐵前往羅湖或落馬洲站之收費為B7線的全程收費兩倍,因此當B7線投入服務後,吸引大量北區居民改乘,客量相當高企,猶其星期六或假期,乘客急倍增加,城巴更需不斷加開班次疏導人流,但仍然經常出現供不應求之情況。

城巴B8 大圍站 - 香園圍口岸
B8線於2023年2月11日開辦,來往大圍站至香園圍口岸,途經秦石、乙明、富豪花園、濱景花園、大埔、太和(只限去程)及香園圍公路,當時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以配合香園圍口岸啟用。

一直以來,大多數沙田及大埔居民都是乘搭港鐵東鐵綫經羅湖口岸或落馬洲站(福田口岸)前往內地,惟乘搭東鐵前往羅湖或落馬洲站之收費相當昂,故此當B8線開辦後,由於該收費非常便宜,所以大量吸引沙田及大埔區居民改乘,客量相當高企,因此城巴於2023年3月初向運輸署申請B8線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並於同年4月份清明節及復活節長假期期間,試行提供平日服務,同年8月21日起再度試行平日黃昏至晚上回程服務,因乘客反應理想,同年9月1日起,除延續平日黃昏至晚上回程服務外,更增設平日早上至中午去程服務,直至同年10月7日正式改為常規實施。
九巴B9 屯門站 - 香園圍口岸
B9線於2023年2月11日開辦,來往屯門站至香園圍口岸,途經元朗公路、元朗站、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當時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以配合香園圍口岸啟用,同年8月1日臨時增星期一至五服務,直至同年9月2日改為恆常安排。

由於屯門及元朗距離香園圍口岸甚遠,大多數居民較為傾向經深圳灣口岸或落馬洲站(福田口岸)過境前往內地,因此客量只屬一般,惟長假期日子會有較多乘客選乘,九巴亦會於該段日子是乎情況增加班次。

值得一提,B9線為三條取道香園圍公路往返香園圍口岸的招標專營巴士路線中,唯一由九巴營運,以及行車里數最長,中途站數目最少的過境路線。
九巴B9A 元朗(西) - 香園圍口岸
鑑於港人北上消費熱潮頻密程度有增無減,往返各過境口岸的公共交通需求持續上升。有見及此,九巴於2024年5月4日以試辦形式開辦來往元朗(西)至香園圍口岸的巴士路線,編號為B9A線,途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並輔助B9線,其後四度延長試辦期,直至2025年12月31日為止。

B9A線主要方便元朗大馬路一帶居民往來香園圍口岸,同時輔助B9線,然而開辦初期的客量並不高,及至佛誕假期,客量才有明顯增長,猶其下午往元朗方向班次乘客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