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觀塘區內線巡禮

13M 牛頭角站 - 寶達(循環線)
13M線於1979年9月30日開辦,當時來往觀塘站至中秀茂坪,途經翠屏道(只限去程)及協和街,以配合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觀塘站至石硤尾站)通車。1989年9月22日改為循環線來往觀塘站至中秀茂坪,並往秀茂坪方向改經曉光街。

13M線開辦以來,一直都是秀茂坪區主要鐵路接駁路線,初時客量十分不俗,惟當秀茂坪邨於1990年代初陸續重建,使人口大幅減少,而且受到同樣往來觀塘的巴士路線及紅綠小巴線競爭,令到13M線客量不斷下跌。

隨著秀茂坪邨逐步竣工,13M線於1997年12月7日因應曉麗苑入伙,改經協和街、秀茂坪道、秀明道及曉光街,並繞經觀塘(裕民坊)。2001年6月4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同年10月1日配合秀茂坪邨五期入伙,走線駛至秀明道後,改經曉光街及秀茂坪道,然後再次駛入秀明道返回原有路線,同時往觀塘方向不再繞經裕民坊。2002年7月20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同年年10月27日配合寶達邨入伙,改為循環來往觀塘站至寶達,往寶達方向改經曉光街、秀明道、秀茂坪道及寶林路,不經聯合醫院一段的協和街及秀茂坪道。

不過,由於秀茂坪區已有多巴士路線及紅綠小巴提供往來觀塘市中心,以及鐵路接駁服務,而且13M線走線較為迂迴,以及班次稀疏,因此除繁忙時間或平日上課日上下課時段有較多乘客選乘外,其餘時間客量只屬一般。2009年7月12日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與及觀塘(月華街)總站搬遷,13M線之觀塘總站遷往觀塘(雅麗道),並往寶達方向維持繞經觀塘道總站,2010年12月28日增設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寶達開出經將軍澳道前往觀塘站(官塘工業中心外)的特快班次。

鑑於13M線於秀茂坪區內需兩次繞經秀明道,以致走線迂迴,而且令乘客容易混淆,因此於2014年1月11日往寶達方向改由曉光街直上秀茂坪道,經寶達總站後返回秀茂坪道西行及原有路線,以節省行車時間。2020年11月30日早上特快班次改為只於平日上課日提供服務,2023年2月12日因應觀塘站總站工程,往寶達方向不入該處,改停翠屏道(觀塘游泳池)站。
14B 藍田(廣田邨) - 牛頭角
14B線1967年9月16日開辦,當時來往油塘至觀塘碼頭,途經油塘。1968年4月20日總站由觀塘碼頭延長至牛頭角,並途經觀塘工業區。
由於當時適逢為製造業的黃金期,大量油塘及牛頭角居民前往觀塘工業區上班,加上觀塘碼頭渡輪轉乘客,因此14B線客量非常龐大,繁忙時間兩邊方向經常滿載乘客。

踏入1980年代,製造業因香港經濟轉型而日漸式微,以致往返工業區上班的人流大減,其後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及地鐵東隧支線通車,亦令渡輪轉乘客大幅減少,加上油塘邨開始陸續重建,引致人口急劇下降,使14B線客量不斷下跌。1993年2月28日配合14A線於同日起停辦,總站由油塘邨延長至藍田(廣田邨),往藍田方向維持繞經油塘總站,同時來回程繞經裕民坊,但更改走線後,令到行車路線顯得迂迴,而且往返觀塘工業區上班需求大減,故此14B線於1995年5月22日來回程不再途經觀塘工業區及觀塘碼頭,同時往藍田(廣田邨)方向不再繞經油塘總站。

隨著油塘邨於2000年代初陸重建完成,令到人口再度增長,使14B線客量因而稍有上升,惟因班次疏落,以及受到紅色公共小巴競爭,因此只限繁忙時間才有較多乘客選乘,其餘時間客量甚低。2002年地鐵油塘站因應將軍澳綫通車而啟用,使油塘居民可直接乘搭鐵路前往觀塘市中心,以致14B線客量再度下跌,班次亦被不斷削減。2004年6月19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2011年9月15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

因應彩雲道發展區(彩福、彩德及彩盈)的發展,14B線於2012年2月1日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以試辦形式增設一班由彩福開往藍田(廣田邨)之服務,途經樂華及康寧道,直至2013年3月28日配合28B線開辦而停辦,其後為方便居住於樂華一帶的學生前往藍田及油塘沿線學校上課,運輸署與九巴於《2021-2022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建議14B線增設星期一至五兩班早上繁忙時間特別班次,由樂華開往藍田(廣田邨),走線由樂華開出後,經振華道駛至牛頭角總站,然後再依常規路線前往藍田(廣田邨),該建議隨後獲得觀塘區議會通過,並於2021年8月30日起實施。
14H 油塘 - 順利(循環線)
一直以來,藍田及油塘居民往返聯合醫院,只能乘搭專綫小巴76A及76B線,惟該兩條小巴班次疏落,令到中途站乘客難以登車,而且小巴並非低地台設計,對於長者及輪椅人士造成不便,因此有地區人士要求小巴公司增加班次,但因車源及司機短缺等因素影響,一直未能解決。

適逢九巴的專營權於2017年6月30日屆滿,該公司承諾若成功獲批新專營權,將推出多項改善服務措施,其中包括開辦兩條社區醫院專線(14H及32H線),方便市民前往聯合醫院及仁濟醫院。

其後運輸署及九巴於《2017-2018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建議開辦14H線,循環來往油塘至順利,途經藍田(碧雲道)、藍田(啟田道)、觀塘(只限去程)、翠屏道(只限回程)及聯合醫院,以方便往來聯合醫院及藍田分科診所的油塘、藍田及四順居民,經運輸署、九巴與觀塘區議會相討後,最終於2018年3月26日開辦。2022年8月8日往順利方向於啟田道(南行)後改經鯉魚門道前往觀塘站,不再掉頭返回啟田道(北行)及將軍澳道。

不過,14D線由於走線迂迴,而且班次疏落,加上於聯合醫院車站設在協和街,不及專綫小巴於醫院正門旁設站般方便,以致客量長期偏低。

16M 觀塘(裕民坊) - 藍田(康華苑)(循環線)
16M線於1987年4月27日開辦,當時循環來往觀塘站至藍田(康華苑),途經將軍澳道及興田(只限回程),以配合康華苑入伙。1990年11月7日往觀塘方向改經啟田道及鯉魚門道,不經將軍澳道。

16M線開辦初期為康華苑及興田邨往返觀塘市中心主要路線,但自同樣往返觀塘的紅綠小巴相繼開辦,小巴公司以車海戰術搶走大量乘客,使16M線客量不斷流失,即使於1994年4月9日配合15C線停辦,往觀塘方向繞經安田街,惟藍田邨正值重建中,以致人口下降,因此客量並未有顯著上升,同年9月23日觀塘總站遷往觀塘(月華街),並提高全程收費。1997年5月26日增設空調巴士行走,同時往觀塘方向改為繞經藍田(北)總站,不經平田邨一段的安田街。

隨著藍田沿線屋邨重建完成,人口亦逐漸回升,然而16M線因班次稀疏,而且受到紅綠小巴競爭,因此除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客量甚低。2009年7月19日觀塘總站遷回觀塘站,以配合月華街總站因受觀塘市中心重建工程影響而永久關閉。2012年4月10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2021年4月2日觀塘總站遷往新落成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2023年2月12日因應觀塘站總站工程,往藍田方向不入該總站,並改經觀塘道隧道,以及增停「觀塘市中心」站。

19 安達臣 - 鑽石山(彩虹道)
19線於2025年3月30日開辦,當時循環來往安達臣至鑽石山(彩虹道),途經安泰、彩雲及彩虹,以配合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同年6月8日取消循環線運作。

19線主要方便安柏苑、安麗苑、安秀苑及安泰邨居民往返彩虹站接駁港鐵及其他巴士路線,以及新蒲崗商貿區上班。
23 觀塘碼頭 - 順利(循環線)
23線於1978年10月19日開辦,循環來往觀塘碼頭至順利,以順時針方向途經順利邨及順安邨。1980年9月28日改為逆時針方向先經順安邨才往順利邨,1984年4月15日往順利方向繞經秀茂坪道及順天總站。2005年7月28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2011年9月26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

23線為四順區往來觀塘的主要路線之一,方便該地區居民來往觀塘市中心及觀塘工業區,以及觀塘碼頭轉乘渡輪,初時客量相當不俗,但隨著製造業因香港經濟轉型而日漸式微,使往返工業區的人流大減,而且受到東區海底隧道及地鐵東隧支線通車影響,以致乘搭渡輪的需求大減,加上服務範圍與23M及26M線重叠,令到23線客量有所下跌,因此運輸署與九巴早於1995年,建議23與26M線合併,惟遭受觀塘區議會反對而擱置,相隔多年後,當局與九巴於《2015-2016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內,再次建議23與26M線合併成26A線,往來彩虹至觀塘碼頭,翌年再一次提出上述方案,與及增設早上特別班次26B線,由順利經觀塘市中心開往九龍灣商貿區,然而兩次建議均受到觀塘區議會反對而擱置。

踏入2000年代,觀塘工業區逐漸發展成商貿區,使往來該處上班的人流大增,因此於繁忙時間有大量的四順區居民乘搭23線前往觀塘商貿區上班,客量亦因而大幅增加,惟其餘時間客量只屬一般。
23M 樂華 - 順利(循環線)
23M線於1979年12月5日開辦,當時循環來往觀塘站至樂華,以順時針方式途經順利邨及順安邨,1980年9月28日改為逆時針方向途經順安邨及順利邨。1984年11月22日總站由觀塘站遷往樂華,並改經順天及牛頭角道,以取代28A線(已停辦)原有牛頭角之服務。1985年5月31日往順利方向繞經牛頭角總站,2001年9月2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2007年9月15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並降低全程收費。

樂華與四順區距離並不遠,惟23M線卻需途經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才抵達四順區,因此主要客源為流水客為主,較少乘客搭足全程,然而因途經多間學校,故此於平日上課日上下課時段會有大量學生選乘。

鑑於來往四順區至九龍灣商貿區的專綫小巴48線,長期遭到居民及地區人士投訴班次不足及登車困難,因此九巴曾於2016年提出建議開辦晨早特別線26B,由順利經觀塘市中心開往九龍灣商貿區,但因遭受觀塘區議會反對而擱置,終在多年角力後,運輸署與九巴於《2019-2020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23M線增加一班特別班次,走線駛至牛頭角道後,改經常悅道、宏照道、啟祥道及牛頭角道,返回振華道原有路線前往樂華,以提供四順居民有另一途徑直達九龍灣商貿區,同時紓緩專綫小巴48線的壓力,其後建議獲得觀塘區議會通過,並於2020年1月20日起實施。2022年11月12日往順利方向不再繞經牛頭角總站,改停振華道「安基苑」站。
28B 彩福 - 啟德(啟晴邨)
28B線於2013年3月28日開辦,當時來往彩福至啟業,途經牛頭角、樂華、觀塘及九龍灣商貿區,以取代同日起停辦的28A及224M線。2015年1月26日每日15:00後往彩福之班次增停牛頭角總站,同年12月19日總站由啟業延長至啟德(啟晴邨)。

28B線主要客源為往返聯合醫院、觀塘市中心及九龍灣商貿區的三彩區及啟德居民,以及往來沿線學校的學生,因此繁忙時間十分不俗,惟其餘時間客量只屬一般,然而因行車路線較為迂迴,所以甚少乘客搭足全程。

216M 藍田站 - 油塘站(循環線)
216M線於1993年5月2日開辦,當時循環來往藍田(廣田邨)至藍田站,途經德田邨及啟田道(只限回程),以配合廣田邨落成。2002年8月3日改為循環來往藍田站至油塘站,並往油塘方向維持繞經藍田(廣田邨)總站,同年11月2日增設與15、15A及215X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以解決總站改為藍田站後,碧雲道沿線登車的乘客不能以一程車直達啟田道沿線的問題。

216M線為藍田(碧雲道)沿線的主要鐵路接駁路線,同時提供往返藍田區內服務,初期客量十分不俗,但隨後多條對外路線相繼開辦,而且受到專綫小巴24及24M線競爭,以致客量不斷下降,只限繁忙時間才有較多乘客選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